《以教定“问” 以“问”促学》

——立足“陶公问学”思想,优化体育课堂中师生提问的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卷首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1919)中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本课题组所有成员不敢自比古今大学问者,但本课题从选题到前期的调查、中期的检验到后期的实践,的确是一波三折、历此三境,这并非是课题组成员标新立异的赘述,而是试图透过成员的“心路历程”,还原成员不断发展的研究视域,以期待各位大咖在对本课题的理解上,能与其视域融合。

§、课题的提出

新闻源: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曾经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感慨:美国孩子放学了,父母会问:你今天问了多少个问题;而中国孩子放学了,父母会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6月22日《中国青年报》)他说中国学生不喜欢提问、不善于提问,绝非污蔑之词,但凡了解中美教育的人估计都知道一二,并再三感慨,在美国课堂上学生常常踊跃举手,甚至没礼貌地打断老师的讲课,而我们的学生太乖了,极少善于、勇于提问。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程曜也感叹,“中国的学生都不敢问问题”。

教师源:由于有些体育老师在教学认识上的偏差,方法上的失当,课堂成了满堂问。似乎问得越多,就启发得越深。但往往所提的问题既缺乏整体性,又不连贯,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深奥,有的过于浅薄,还有的过于零碎、狭窄、乏味、盲目等等,收效甚微。

学生源:由于长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造成学生从不提问,寻其原因,归纳为三点:1、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2、无从下手如何提问;3、再次验证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4、也许出于害羞的心理。

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没有质疑就没有创造。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说就是,“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数十年前,他就提出“六大解放”,其中有一条便是要求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他还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经指出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康托尔也指出在体育课堂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由此可见,提问对课堂效果的重要性。

提问源于“学需有疑”。“有疑而问”,作为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历来有不少阐述。孔子提出“疑,思之始,学之端”,十分强调“疑”对于启迪思维,促进学习的重要作用。宋朝教育家张载也主张“学则须疑”,朱熹则认为“大疑则可大进”,“群疑并兴,乃能骤进”……

要知道我们体育课堂师生的提问是知识、技术传授、技能反馈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所以说,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调研,依据陶行知理念,提出了立足“陶公问学”思想,优化体育课堂中师生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一说。

§、课题的界定

所谓“陶公问学”,就是陶行知一生中所提出的各种关于“提问、质疑”的理论学说,有如先生的“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及他提出的“六大解放”中的其中一条解放学生的嘴巴,即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为指导思想。

所谓“优化”是指为实现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各自的教与学过程中,以“问”为中心,有效挖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创新教育理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不仅会对体育活动、活动教材起着指导作用,而且会对个体的世界观、方产生深刻影响,形成体育教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质疑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

(2)发现学习教学理论:“发现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来的,在发现学习中,最关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质疑,去提问。他特别强调:“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质疑。”这就很明显地看出布鲁纳的教育哲学和现代教学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

课程标准实施十余年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标深切地提出了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注重课堂中的讲授、发掘;而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除了积极参与、还要主动探究。这就是标准赋予纲要最直接的原则:“一切有利于教师教、一切有利于学生学”!

§、课题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调查和分析影响体育课堂提问的主要因素,结合陶公思想,解读其理念,协助师生共同寻找优化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2、通过课题研究,在提问中我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法。

3、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生在课堂提问中锻炼思维的逻辑,激发积极性,保持注意力,培养自我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效,为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4、通过课题研究,优化体育课堂师生提问的策略,探索有效提问的模式,促进课堂提问向“教”向“学”转化,从“形式”向“效果”转化。

§、课题的操纵策略

陶行知非常重视提问,他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并主张:“要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而学问,学问,要学必须问。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所以,体育课堂的教与学都应以“问”为中心,围绕“问”而展开,积极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提问。

措施一:首先要遵循体育课堂中提问的原则

我们体育课堂的提问作为教与学,练与思的一个交合点,其成功与否,效果的大小均维系于提问的质量。那么,高质量的提问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目的性原则。我们体育课堂的提问应该有的放矢,怎样提问,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和服从教材内容、教学活动的需要,真正做到为完成本课堂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实际而乱问。

(二)系统性原则。我们体育课堂的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整体——局部——整体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一个系统。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把每一次提问当做一个阶梯,精心设问,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时刻注意:问,不能杂乱无章;问,不能漫无边际;问,不能零散琐碎。

(三)启发性原则。我们体育课堂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点上生花的作用。要知道启发性提问能为学生引领思路,提供学习线索,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能使提问变成一味顺着教材的顺序提问或没有思维强度的提问。而启发性提问就是抓住教材的突破口,产生较大的思维容量,让学生通过思考“摘下果实”。

(四)趣味性原则。我们体育课堂的提问,要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避免提一些枯燥无味的问题,让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吸引力。我们常说趣味性的提问,就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措施二:其次要优化体育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技巧

我们体育教师的提问,作为体育课堂的一个聚焦点,要优化教师对提问技巧的应用,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如何优化呢?技巧何在呢?那么就请准确拿捏以下几个提问的关键“度”吧!

(一)提问难度。即我们教师对提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注意,刺激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时刻注意“难”得适“度”。如在教水平二《篮球的直线运球》一课时,我们教师提问:“直线运球有哪几个要求?”就只能引导学生去回顾直线运球动作;若提问:“你能从哪些方面使运球成直线呢?”这时就有一定的提问难度了,它会迫使学生不断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究,最终使学生实现运动技术、技能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

(二)提问坡度。所谓坡度,是指问题与问题之间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递进。有如在水平三《连续前滚翻》的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先质疑学生的头部要求,接着质疑含胸、团身动作,再提出能否滚得笔直一点。如此一来,在各个环环相扣的提问中,我们教师努力做到了搭“桥”铺“路”,步步推入,很好的帮助学生达到了本教材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提问坡度的最好体现。

(三)提问亮度。提出的问题要别具一格,力求摒弃陈旧样式,创造开拓出一种新颖的,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效果,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在这方面,我们教师最好能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所接受信息相适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举例在上水平一《篮球运球》时,为强调掌握运球这个动作,我们教师不要直白地问:“我们如何运球呢?”而是转问:“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在运球后,手心里出现了什么变化呢?灰尘都跑到老师手心哪个位置了呢?”如此一提问,就特别能打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探究心了。所以说,亮度,主要是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亮”上下功夫,做功课。

(四)提问深度。如在水平三《短距离加速跑》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抓住“加速”这个关键点,不断提出:我们的步幅应如何?我们的步频应如何?我们的摆臂应如何?以此,一步一个深度的提问,就会把学生引入到“加速”这个技术重点上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提问深度,它是指我们教师对问题要提得要比较深刻,不能浅显得让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应对,这会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为了解决提问的深度,必须抓住教材技术的关键点,一个点组织一组连贯的问题,从动作要领到动作技术,逐步把学生导入深层练习。

(五)提问精度。精度也可引申为精炼、精确,它就是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做到紧扣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集中简练的提问,直插要害。切记不可泛泛而问,遍地开“话”,以此就会造成提之不清楚,问之不明确,形成模棱两可的局面。这好比在水平三《前滚翻-两脚交叉成蹲撑-转体180度-后滚翻成蹲撑-站立》的组合动作一课,若问:“我们如何能更好的展现呢?”这个问题涉及技巧单元,牵扯面太广,无形中显得不够精度,学生也不易回答,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纵观我们现在的体育课堂,由于我们体育教师之间的能力和素质的不同,使得在课堂上的提问精度很难掌控,此种现象普遍存在。

(六)提问跨度。如教《投掷垒球》一课中,教案上原先设问了:“怎样去投掷?”“如何使手臂挥臂有力呢?”;又如在水平一的《立定跳远》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总习惯问:“如何才能跳得远呢?”还不如问“我们的摆臂和腿部动作应怎样加强呢?”……其实前一问题的答案已经包含在后一问题中了,那么我们可以取消前一问题,直接使用后一问题,有意识地增大我们教师提问的跨度,使得本课教材重点更为明显。这就是提问跨度,就是对我们原先设计好的问题,可考虑用合并、简化、取消等方法,实行“浓缩”,以提高问题的容量。但同时也要注意每个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前后的衔接。

(七)提问密度。指一节课的提问布局要张弛得体,疏密有致。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严格控制满堂问或一个练习活动下来毫无问题的两种极端做法。我们体育教师要做到,每提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空间,以便学生做周全的考虑。所以说,我们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间进度,让有密度的提问,有效地驾驭好我们的每一堂体育课。

(八)提问角度。我们在设计提问时应作多角度排列,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提出问题。如水平二的跳跃单元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设计一下一组提问:①蹲跳必须要有力度。②身体要协调。③两臂需积极摆臂等……这样一来,从“跳”这一角度接连提出几个相似的问题,让学生用同一思维方式去思考,有助于实现迁移。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提问的角度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立足点,也是达成教材目标的关键点。

由此得知,只有优化我们体育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做到准确拿捏,它就能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作用,它还能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措施三:最后要培养体育课堂中学生提问的意识

众所周知,在我们体育课堂中学生的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心理能动状况的外部表现。学生要提问则表明他们正在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寻根究底、探索技术的主要表现。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要想学生学得主动积极,那就要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和爱于提问的意识。那么具体如何培养呢?

(一)创造学生“敢问”的精神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笔者通过调查得出部分不敢问的现象:有的学生见少识窄,胆子小,发言能力差;而有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各种顾虑“我的提问恰当吗”,“我的问题肤浅吗”,“提错问题同学会讥笑吗,老师会批评吗”;还有的学生几乎不知道如何下手去“问”等心理。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除了及时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抛弃惭愧感,消除怕问行为,还更应该及时提供帮助,积极引导,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使课堂形成一个“人人提问,个个敢问”的局面。

(二)激发学生“乐问”的心态

当体育课堂上打开敢问的局面后,我们就要激发学生乐问的心态。那到底怎么做呢?一来,我们教师应放下姿态,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多多接触,生活上为学生分忧,学习上学生解难。这样一来,学生会视教师为朋友、乐于与之交流,乐于在体育课堂互动中提问。二来,我们学生自身也要保持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面对质疑,能乐于提问。如体育学困生张某在这种乐问的心态下,逐渐走出了全新的自我,面对技术难点也敢于尝试了。

(三)指导学生“善问”的方法

我们虽说要培养学生的善问,但这却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问不离中心,疑有重点”地善问呢?⑴为学生提问作示范。学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往往是由于思路不开通。为此,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作出示范。让学生逐步做到使问题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例如,在教学《投掷轻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投掷动作。我们教师可以在示范动作时试着自问:我该怎样挥臂呢?我能使轻物再投掷远点吗?、、、、、这样一来,学生也会跟着提出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了。⑵教给学生提问的手段。当班级内打开了敢问的局面后,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学生那些“幼稚的问”甚至“瞎问”了。这时,我们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各种提问的方法,如我们在学习一种技术时,必然有它关键的技能动作。我们应引导学生捕捉重点,构思提问:这个动作我该如何模仿;我能跳到这个水平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找到提问的“切入点”了。

(四)养成学生“爱问”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学生积极提问是求知旺盛的表现,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时学生在独立对各种动作技术、技能的模仿、练习、融会贯通时,就需要养成爱问的习惯。但是要培养学生爱问的习惯,就要从培养爱思考的习惯开始。通过思考,学生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我们的学生在解决了“敢问”、“乐问”、“善问”的几个问题后,不知不觉中爱问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里,“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和“要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教育理念下,始终鼓舞着师生要多提问,使体育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还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对全体学生动口的要求。同时也完全体现了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独立的人格魅力得到展现。所以,让我们以体育课堂的提问为线,串起教师和学生两个点,问出精彩,问出效率,构建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吧!

§、实验成效:

通过课题2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调查与分析,我们最终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对课堂提问做出了一定的研究,现在把取得的经验、成果与他人分享:

(一)课题研究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1、秉承执着的态度、严谨的作风

实践证明,自课题实施以来组员作为本课题的开发者、实践者、实验者,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在逐步转变和提升。我们大伙一起用严谨的态度,有序的开展课题的研究进程。欣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组员做到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自确定研究内容后,我们课题组的教师便拧成了一股绳。从自身的实验课,到积极向学校争取各种有利于课题开展的实效性的活动(比如一级教研),可以说我们都在一起商量、讨论、交流。每个课题组的成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心的为每一位参与课题的同伴进行交流。一次次的实验课,从最初的试教,到课题组的研磨,再到最后的展示,这中间凝聚着的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从体育理论课堂到实践教学课堂,这些课可以说都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对象,每一堂课都是课题组成员在一次次全新的尝试,在一遍遍尝试中摸索关于教师提问的价值与技巧。同时,整个课题开展至今,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他们都为我们组员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所感动。

2、理论的升华、带动论文撰写

本课题组积极撰写了多篇论文和研究主体报告,其中论文《“前奏”当如爆竹、“尾声”形似撞钟》省三等奖,论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胜任力》市一等奖;《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区二等奖;《不同视角 构建体育课堂的多元化评课范式》区一等奖;《由微见广 小课堂大智慧》区一等奖;《行走在“舌尖”上的课改》区一等奖;《论构建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校三等奖;《翻转课堂、教学提升》市三等奖;《研一科一品 创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区一等奖;《诠释我心中的师德》省读书周刊三等

奖;《“善”做麦田的耕耘者》省读书周刊三等奖等等……。

3、依托课例、立足课堂执教

为了有效地提高兼职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堂执教能力,课题组的秋玮专职教师先后执教了校级《立定跳远》、区级《武术》、市级《技巧: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及组合》。尤其是《技巧: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及组合》一颗,在课题组教师共同的研磨、推心置腹地出谋划策中,最后成功登上了第十八届南湖之春的体育学科的舞台取得了全市与会者的众多掌声。针对此课题中,戴老师、徐老师、朱老师、蒋老师等人一起同课异构了投掷单元和球类单元,在课中大家注重各种提问,博得了同伴的纷纷赞扬。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更是拧成了一股绳,拥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劲继续拼搏,在今年的年初我们惊喜于课题组戴老师的《脚背内侧踢球》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看到了师生提问的“质”的飞越。于是在学期初的学校一级教研活动上,徐老师的《篮球运球》在体育教研展示后,课堂提问技巧再一次获得了一致好评。这两年中,课题组的成员们还陆陆续续地承担了多次研讨课,如有《上步侧向投掷轻物》、《双手前掷轻物》、《武术》、《上一步侧向投掷垒球》、《脚内侧踢球》、《30米快速跑——听不同信号快速起动》、《双脚跳跃》、《跪跳起》、《双手胸前传接球 》等等,课中的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提问都处处出彩,时时精彩。

4、规范教师有效的提问

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我们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促进教师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授课。因此,本课题在教师的N个提问“度”中分析了教师怎么样去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课题2年的课例实践研究,我们组成员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1)有效的提问——目的性明确。我们都知道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对口教材,围绕教学重点而进行,要问在知识关键处,突出课堂重点,在一堂课起到统领作用。。所以提问也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在设计问题前,我们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提问为教学谜底服务。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2)有效的提问——启发性明显。启发性是体育课堂教师提问的灵魂,缺乏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知知识当成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我们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等大家思考一番,再让学生回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3)有效的提问——趣味性浓郁。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因此,我们教师在

设计问题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学习。而不是简单地说:“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这样乏味的提问肯定没人愿意倾听。

所以说,趣味性强的问题能发人深思,回味无穷,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比抽象的说教讲授既生动又形象,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又用知识理解技术与技能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终生体育运动的意识。

4)有效的提问——形式性多样。有效的调整提问形式,6 关于组织参加温州市义务教育体育学科“送教下乡”,根据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如利用学生好奇的问题、怀疑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困惑的问题和矛盾的问题等。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事物、各种不同的方式、各种不同的手段,设计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并要逐步地提高设计问题的层次,不断吸引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布悬设问,诱发学生直接兴趣;导趣设问,激发学生主动性;梯度设疑,化难为易;巧变设问,培养学生创新性。

5)有效的提问——艺术性语言鉴于提问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似的异口同声“是”或“不是”,这样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本课题研讨活动中,已经没有这样的情形出现。要知道,好的提问能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生动含蓄,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促进积极地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提问的语言,既有在对话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即谈话双方互为听众,互相支持的情景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独白语言所特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节奏性的特点,从而避免对话语言的随意性、间断性。而提问与陈述、祈使相比是一种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如果教师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相反,如果教师以艺术性语言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引问的话,可引领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神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6)有效的提问——恰当性时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那么,什么是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所以,我们在提问时要从宏观上总览全局,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

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可见只要教师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刻,课堂因此而格外鲜亮、活跃。

(三)课题研究对实验学生产生的变化

本课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经历2年来的研究后,我们组成员的得到了第一手资料,无论是从执教者的课堂上,还是在视频的影像中,我们陆续收获很多学生在于课堂教学提问的改变。具体有:

1、个体提问意识爆棚

每一次的执教课上,你会亲身感受到满场的学生提问,让我们旁听者非常震惊,似乎这是一场体育活动的辩论赛。这种提问意识就是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遇到一些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从而产生一种困惑、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倾向,我们组成员将其称之为个体提问意识爆棚。

2、促进个体思维品质

由于整个研究环境都在强调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并且时刻秉承创造学生敢问精

神、激发学生乐问心态、指导学生善问方法、养成学生爱问习惯的课题实施策略下,发现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别是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

首先,辐射式提问这是扩散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其操作核心就是让学生抓住新知

的本质与核心,围绕与它有关的旧知进行提问。

其次,渐进式提问这是促进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其操作是一个问题时另一个问

题的基础与前提,更是下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

最后,研讨式提问这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其操作是让学生自发的组合各

个小组,提问自己的不同问题,问题中要带有独立思考的成分。这个提问最吸引学生,教师也愿意实施,收到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3、提倡个体课前预设提问表

在课题进入收尾阶段时,我们依据研究资料和现象。课题组成员及提出了,我们可不可以先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在课前先把下一课时要学的技术、技能等先预习一下,根据自己对预习的表述,设计一些课堂提问。这些课堂提问便于学生本人在于教师的课堂互动中有更多的关注点,交流点。当然,这张表的呈现也是反映了学生个体对所学教材的理解程。

相关链接:

·2018年乐清市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会议

·杨如飞:《 纵箱分腿腾越 》课时计划

·2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课

·3 俆蓓莉:《活力篮球》说课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