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被边缘化的科学课、技术课,一边是风靡一时的“量子波动速读”,一边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渴求,这些现实都在提醒人们——提升大众科技素养迫在眉睫,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精神刻不容缓。11月20日,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聚焦“科技素养教育创新实践”的主题论坛吸引了诸多与会者的目光。

“你们知道吗?杞人忧天里的杞人本来也是有可能成为天文学之父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孟杰的假设立即引发了大家的兴趣。

“杞人忧天地崩坠,这其实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提出问题之后,杞人进行科学的测量,运用数学的工具,没准天文学历史就会改写。”孟杰说。

“什么是创新?想人之不敢想。什么是能力?做人之不能做。什么是机会?遇人之不可遇。什么是协作,惜人之不知惜。”从伦琴发现X射线讲到元素周期表,从哥本哈根学派讲到朗道学派,在孟杰看来,科技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思维,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鼓励大家勇敢质疑,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大胆求证,坚持到底。关于组织乐清市第五届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

说到做科技教育,绕不开的话题是科技竞赛,在一些人看来,科技教育就是找几个学生集中培训想办法去获奖。

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认为,应该让科技竞赛回归其本源,祛除竞赛的功利性,强调竞赛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尹后庆表示,竞赛活动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比如其内容具有灵活性和时代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它使一批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兴趣和志趣在活动中得到激发、生成,成为一批有志向的求学者。竞赛的经验使得一些学生比他人更有参与活动的能力和资本,知识面更广、技能更扎实、沟通更有效,更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更具兴趣与热情以及敢于挑战的气魄。

随着时代的进步,竞赛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其中的教育内涵有了很大提升,从此前的单一的技术技能竞技转变到解决实际问题,更强调创新设计、跨界整合、工程思维、团队合作等,更加凸显了竞赛的教育性。很多学校的竞赛课程已经以项目化学习的形态呈现,已经成为学校科学课程的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等领导到展区考察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活动

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推进,尹后庆特别提到2013年OECD发布的《PISA2015科学框架》,其对包括科学素养及其重要性、科学素养的定义及其演变、科学素养的结构等内容给国内许多借鉴与启示。其中提到学生的科学能力不仅仅是简单去记住科学知识,而是包含科学地解释现象,设计和评价科学探究,科学地阐释数据和证据三个能力。

“这种科学能力,不会从碎片化知识的记忆、背诵中产生,也不会从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中产生,我们应该结合采用探究性、项目化学习,带动学生进入情境,在探究过程中让他体会和感悟知识的应用价值,由此理解知识本身包含的文明精神和社会价值。”尹后庆说。

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有目共睹,2003年,教育部规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成为必修课,就是从课程的角度突破科技教育落地难的困境。钟荣生——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对此,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坦言,高中学校能够把通用技术课程开出来,并不容易,不亚于“虎口夺食”,因为许多学校还是习惯于把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应对考试的课程里面。

在他看来,解决好科技教育创新升级之路必须关注六大问题。第一,真实问题情景;第二,整体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第三,学科的知识组织;第四,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五,严谨的技术规范;第六,指向物化成果的学习评价。而锡山高级中学的通用技术课程设置恰恰满足了这六个要求,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小小发明家、创造家。

“中国的孩子的确不乏创造力,如果我们能够把现在用于考试的那些课程和空间再稍微压缩一下,如果能够把评价的方式再改变一点,能够让这样的课的进入我们的高中,我们的孩子会还给我们十倍的惊喜。”唐江澎由衷地说。

像唐江澎这样尝到科技教育甜头的学校,不在少数。

2012年,广西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广西教育厅决定设立实验学校先行先试,开展以《通用技术》创新实施为重点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通过榜样带动而非高利害考试驱动这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突出的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贵港市江南中学就是项目实验学校,7年时间下来,通用技术在江南中学成为一门让厌学的孩子喜欢,好学的孩子着迷的课程。不仅如此,针对课程评价难的问题,学校采用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活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科技素养。另外,学生可以从通用技术结业作品展、科技体育项目和研究成果汇报三种形式中选其一参加结业考核,结业考核成绩和课程总结则作为终结性评价结果;最后结合过程性评价结果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给出学生个人在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习评价等级。

江南中学校长姜耀宇坦言,自己幸亏没有因为没有统一考试评价的驱动而边缘化这门课程,现在这门课程不仅成为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推手,而且扩大了学校影响。

“我们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就在学校的四五六楼,我经常会悄悄走上去看看,看到学生要么在动手制作,要么在小组讨论问题,这不就是我们想见到的教育风景吗?”姜耀宇的发言,引起了台下听众的强烈共鸣。

当然,更大的震撼是学生的“现身说法”,现在就读于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8届毕业生阳苏扬特别提到,正是因为自己高中时上了《通用技术》课,明白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还在科技运动会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如今在大学里的实验室里,医学生日常的实验操作我都能做到几乎完美。”阳苏扬说。

科技教育不仅在改变着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