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这个技巧让学生轻松突破2米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

  • 技能目标:掌握立定跳远的蹬摆配合、空中展体、落地缓冲技术动作,90%学生能完成1.8米以上跳跃。
  • 体能目标:通过专项训练提升下肢爆发力与核心稳定性。
  • 难点突破:解决学生起跳角度过低、落地后坐等问题。
  • 二、趣味热身活动设计

    “青蛙过河”游戏

  • 将学生分成4组,用标志盘设置”荷叶”(间隔1.5米),学生需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连续跳过5个点位。
  • 融入摆臂练习:要求每次起跳前做3次预摆动作,强化动作记忆。
  • 三、核心动作分解教学

  • 起跳阶段
  • 示范”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平行”的预备姿势
  • 关键口诀:”一摆二蹲三蹬地”,强调摆臂与蹬地同步发力
  • 空中动作
  • 利用悬挂气球作为目标物(高度2.2米),引导学生跳起时用头触球
  • 常见错误纠正:针对”收腿过早”现象,采用跳箱辅助练习
  • 四、分层训练方案

    基础组(1.6米以下):

  • 跳台阶训练(15cm高度×8次/组)
  • 弹力带阻力起跳练习
  • 提高组(1.8米以上):

  • 负重背心(2kg)连续跳跃障碍物
  • 30米蛙跳接力赛
  • 五、安全防护要点

  • 检查场地:确保沙坑松软度(插入竹签测试深度≥30cm)
  • 落地保护:教授”前倒缓冲法”,落地时双手前伸触垫
  • 特殊学生:对膝关节旧伤学生改用坐姿推球替代训练
  • 六、数据化效果评估

    设计《立定跳远进步追踪表》,记录:

  • 每周最好成绩曲线图
  • 起跳角度(手机慢动作视频分析)
  • 落地稳定性(沙坑脚印测量后移距离)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