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90%老师都忽略了这点

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四个关键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综合实践。这四个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框架。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过度聚焦知识传授(文化基础),而忽视了其他三个维度的融合培养。

被忽视的关键: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平衡

自主发展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而社会参与则关注责任担当、合作交流等社会化能力。调研发现,约60%的课堂仍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机会;小组合作也常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培养社会性素养。

以小学英语三年级教学为例,教师若只要求背诵单词句型(文化基础),却忽略通过角色扮演(社会参与)或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发展)等设计,核心素养的培养便会失衡。

综合实践:最容易走过场的维度

综合实践要求跨学科整合与真实问题解决,但部分课堂存在两大误区:

  • 将实践活动简化为手工课或郊游
  • 未建立与学科知识的深度关联
  • 例如教学反思中发现,某校开展超市购物英语实践活动,学生仅机械使用How much is it?,未结合数学计算(跨学科)或消费观念引导(社会参与),导致素养培养碎片化。

    说课稿设计的三个调整

  • 目标表述需覆盖四维度
  • 避免仅写掌握单词和句型,应补充如通过小组合作设计菜单(社会参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践)。

  • 活动设计嵌入多素养
  • 以《At the zoo》主题为例:

  • 自主发展:学生自主选择动物角色并搜集习性资料
  • 社会参与:分组策划动物保护倡议海报
  • 综合实践:结合科学课知识分析栖息地破坏数据
  • 评价机制多元化
  • 除知识测试外,可加入学习计划完成度(自主发展)、小组贡献度(社会参与)等观测点。

    典型误区:把素养拆解成孤立任务

    部分教师为凑齐四个维度,会在说课稿中强行加入不相关的环节。例如在英语课突然插入数学计算题,而非通过用英语描述图形特征等自然融合。真正有效的设计应像盐溶于水,让素养培养渗透在主线教学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