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盟第九届教学研讨活动在宁波慈溪第三实验小学开展。总体感觉,整个过程紧张而刺激,第一次让我感到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像时间稍纵即逝,大家都想急切地抓住“真知识”。然而,听课的过程中,在感性的感概一番之后,留下最多的是理性思考。

客观地讲,体育教师的“教”到底是什么样的,是直接干预还是自然干预,是用“有形之手”(把方法摆在面上让学生直观接受)还是用“无形之手”(方法虚拟化,将“内力”传授)?相信无论是在“身体知理论”、还是“核心素养论”、还是“领会式教学论”,三者的共同点并不在于学生的外在表现,而是从学生的“内化”角度出发,与我们所讲的“无形之手”相通。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教师的“无形之手”如何对教学进行干预呢,我想还是要从体育课程的关系出发。但大家都在研讨着关系、操作着关系、反思着关系,那么真正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无人可知且思绪混乱,大家真切想去做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也许就是百家争鸣吧。真的这样吗?非也,这只是表面的“关系论”,大家只是受注意的集中属性的影响,焦点聚焦所导致,因为不管你看没看见,在你视线之外的一切照常发生着。所以,我们应该拓宽视野且必须抓住体育课的真关系——关系链(借鉴生物学的食物链),这个关系链是由项目特征为首的一系列微妙关系链,且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下面就两节公开课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本文还是从泰勒原理出发,教师首先面对的两大问题——“教什么”和“用什么教”。贾教授的“关系论”可以分析得出,教什么是宏观概念下的基于项目特征的“关系”载体,那么接下来,关于“用什么教”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这里就不能只谈项目特征了一个因素了,而是在将“学生”这个因素放进来。比如,微观分析董老师和张老师的课,他们都会面临三大问题“一学就会、一学半会、一学不会”,在知道“教什么”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或预设这些问题呢?这就得将“关系”细化多个“小关系”。

其次,在项目特征下的关系载体中,单元教学内容之间,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之间一定要具有“逻辑性”。比如,董老师的基本部分组合中,第一练习让学生自已原地运3次后接自已的球,而后再运球抢位;第二个练习中让学生自已原地运3次后接对方的球,而后再运球抢位。这里有就有一个问题,学生的负迁移就出现了,第二个练习中学生还会产生一个习惯,就是抢自已的球,而没有抢别人球的意识,因为自已的球好抢。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教师强调于否,而是设计时没有逻辑性,也就是我们也说的“关系链”,是有承接关系的而不是并列关系。

再次,各个项目之所以分开,是因为有不同的规则,那么规则意识则很重要。虽然,我们不过分强调技术,但从运用角度,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篮球对抗得分这个目标,那就得有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上而谈到的董老师的那个基本练习中,在自已运于3次后再接自已的球再运球,这在篮球中已经出现“二次运球”违例了,那我们的学生是否会分清楚呢?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单元建构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单元建构好了,在每个课时当中我们不用关注课的主题,只关注方法丰富多彩,而内容早已与主题分开。教学过程中课的主教材如何体现、方法丰富多彩了是否就是达到目标了、在宏观关系载体下课时安排与单元构建的关联度有多少……很多疑问产生了,当然,还是没有处理好“关系链”问题,单元本就是一个系统观的问题,所以在构建时我们也要分析“关系链”问题。

最后,教师“教”的问题,教师的角色如何把握?这里有两个字来概括“指导”和“命令”。指导是一个过程性的词,而命令是一个终结性的词。指导是一种“方向性”的,给学生的空间无限,像揭谜语一样,教师需要出个谜面,而学生来揭谜底,知道结果但不说破。而命令是一种“结果性”的,给学生的只是一个结果,学生只是复制品,出现的效果当然是千篇一律。比如张老师的防有球与防无球人员,这个是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情况不可控的,而老师这时随时出现一个有意的说明,只能让学生复制自已,且学生们会很不舒服,因为他们不自然。所以,这里是否可以换一种方法呢,让教师的“无形之手”,让学生学得自然,也就是自然干预?当然有,领会教学法则可以说明这一点。

总体而言,感谢曹老师的苦心安排,感谢两位老师的示范,成为我思考的样本,让我对教育有了新认识。

相关链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