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性” 提高质量 ——观“浙江省初中体育区域联盟第一届研讨活动”有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素梅

主要内容

一、目的性:明确目的 找准方向

二、合理性:合理组合 有效设计

三、准确性:教准教会 创新到位

四、完整性:整体把握 体现效果

五、安全性:防范具体 安全第一

一、目的性:明确目的 找准方向

(一)明确目的

1.为何要研制《指导纲要》?(7年)

课程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统一性(全国一个《课标》)

地方课程——规定性(各省有自己的《实施方案》(《指导纲要》)

校本课程——灵活性(各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编制校本课程(考虑学校条件、学生情况、师资队伍等)

2.为何研读课标?

现象:有课标(研读课标、浏览课标、不读课标);无课标

课标中有方向指引:四大基本理念(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学法指导、全体受益)

课标中有目标规定:不同学段、不同水平有不同目标要求

课标中有具体要求: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入课堂等

课标中有实施建议:如学习评价建议等

《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1-12期,“走进课堂 解读课标”

教案中教学目标有80%无20%现象,未体现让每一个孩子受益。

如“跨越式跳高”(第2次课)

1.认知目标:(略)

2.技能目标:80%学生跨越式跳高过杆时,能做出摆动腿摆到最高点积极内转下压动作。以跨越式跳高为载体,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力量和协调性等素质。能安全地完成侧向高抬腿和前后左右跳等动作。

3.情感目标:(略)

维度?体能目标不等于技能目标

(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体能素质锻炼目标;情感品质培养目标)

《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10期(目标困惑: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应如何表述)

20%?(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3.为何要选用这种准备活动而不选做哪种?(眼保健操?)

4.为何要创编这种游戏而不选择哪种游戏?(母鸡下蛋?)

5.为何要悬挂气球而不选择其他辅助教具?(高度如何?)

看不清、顶不住(目的与效果差距)

6.为何要确定5节课一个单元而不是8节课?(何为学会?)

三会:会说、会做、会用

什么是学会了?——以鱼跃前滚翻为例

(二)找准方向

明确国家要求:(《课标》、《标准》、中考体育、校园足球

依据地方规定:《实施方案》或《指导纲要》

确保目标达成:三维目标有要求——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健全人格

如立德树人,如何在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

二、合理性:合理组合 有效设计

(一)合理组合

《指导纲要》主教材“三个一”提出“组合”,如何组合?

1.组合类型

结合——内容同一类——提高技能 灵活运用

(运球与传接球或投篮技术:两个或多个技术或动作结合练)

融合——内容不同层——提高技能 体验乐趣

(游戏或竞赛与篮球运球:运球融在游戏或竞赛中,玩运球或赛运球)

并行——内容不同类——提高技能 增强体能

(技术或动作与体能素质锻炼项目:两类内容前后并行学练)

组合的三种方式:结合、融合、并行

三种组合方式的内部关系

2.组合层次(从达到的目的)

二维(技能+应用;技能+乐趣;技能+体能)

三维(技能+应用+乐趣;技能+应用+体能;技能+乐趣+体能

四维(技能+应用+乐趣+体能)(会了、用了、乐了、热了)

注意:结合、融合、并行均可达到三个层次的目的,关键在有效设计

如:鱼跃前滚翻与鸭子步——属于并行类组合——二维(技能+体能)

建议:结合、融合、并行类(设计时考虑扩大其功能价值:省时高效)

结合类——注意增加趣味性和一定的练习量(体现四维目的):会、用、乐、热

融合类——注意增加一定的练习量(体现三维目的):会、乐、热

并行类——注意增加趣味性(体现三维目的):会、乐、热

改进:鱼跃前滚翻与鸭子步(自主选择返回方式,体现自主性)

被动——主动(自主——积极——快乐)

提示:转变观念——从为教而教变成为学而教——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

能力来源于何处?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方法更为重要(注重学法指导)

理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学会学习)

文盲:《学会生存》——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只强调让学生掌握技术,而未传授方法,等于为未来教一批批文盲)

体现:会看、会听、会练、会评等等。(怎样才能会?强化“学法指导”)

差别:有无学法指导有差别,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从不会看到会看)

董老师说“注重能力培养”。

(二)有效设计

抓住核心——技能提高

明确所需——学乐、学热、学以致用

挖掘乐趣——运动项目的兴趣点(要求吃透教材)

从“教教材”(容易教死)——到“用教材教”(可以教活)

教材化(编校本教材)——教学化(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

有效布局——充分考虑“结合点、融合度、并行法”

结合点: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什么场景下结合?

融合度:游戏或竞赛中运动技能融入多少(全还是有)

并行法:运动技能前、中,还是后?

三、准确性:教准教会 创新到位

(一)教准教会

明确教材衔接性:小学跳远、初中跳远(初中教什么?怎么教?)

是学习还是复习?如何复习?(如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

初中是否需要从零起点学起?

足球:小学玩足球、中学学足球、大学赛足球

篮球:重头再来现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从传接球、运球教起

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一滚到底现象。

教会技能和方法:单一、组合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提高技能激兴趣:动作示范可提前(软式垒球击球)

不断反思多观察:提高教科研能力,不拘一格写反思;高低站位传球

教深避免形式化:篮球10几种运球效果不明

(二)创新到位

强化重点真创新:仰卧推起成桥

转变形式有创新:俯卧撑接力赛

隐患明显不创新:用大篮筐投篮

四、完整性:整体把握 体现效果

(一)整体把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教师要清清楚楚地教,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

(课后访谈:学生不知道学会了啥,说不出是什么感受)

1.关于学生评价的整体把握:评价的前前后后

前:为何要评价?何环节评价?评价什么?(目的、时机、标准)

中:如何评价?(要求、方法)

后:评价的怎样?(小结、指导)

当前的学生评价缺什么?缺提示标准、明确要求、评后小结)

如,跳高课,让同一组的两个同学互相观察评价,而无标准、无要求、无小结。箱上前滚翻的学生自评和互评(干扰主教材学习、不完整)

2.关于学生展示的整体把握:展示的前前后后

前:为什么要展示?何时展示?让谁展示?多少人展示?

中:如何出来展示?如何观察展示?

后:学生干什么?(鼓掌?)教师干什么?(表扬?)

当前的展示环节缺什么?

缺自信(街舞带操定人?)

缺有效性考虑(每组推荐1个同时展示:看谁?看啥?)

缺拓展(展示后不只是让学生鼓鼓掌,还要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什么)

3.关于教学提问的整体把握:提问的前前后后

前:为何问?问什么?何时问?提问谁?

中:怎么问?如何答?(集体还是个人)

后:学生怎么办(何时回队或坐下),答的怎样?教师怎么办?(根据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方式)

当前的提问缺什么?

缺自信(提问先定人?如喜欢吃什么水果?苹果、香蕉和梨子)

缺引导(学生没练就会说?违背人的认知规律。如箱上前滚翻与垫上前滚翻的区别?)

缺调整(学生会与不会应有区别,做出进度或方式的调整)

董老师说“死活”。灵活把握,为学生的学而教,避免形式化、走过场。

(二)体现效果

合理规划:目的明确、时机巧妙、把握过程、重视结果

避免尴尬:随机提问,提问不定人(力求活)

尊重学生:有问必答、有问可答、有问后答、有问不答

机智调整:围绕目标教,根据学情调(体现活)

五、安全性:防范具体 安全第一

(一)防范具体

有准备: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安全状况;教案上有呈现

早规划:根据教材特点,事先规划防范措施(踩垫子)

名判断:主观判断(是否有揪心之感)

及时防:课上明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效果

有效治:遇到突发伤害正确处理(踝关节扭伤冷敷)

(二)安全第一

学生防范能力的培养:无意识、有意思、能行动(鱼跃前滚翻、滚翻去眼镜)

教师防范能力的体现:(全面)写、(及时)说、(具体)做:三位一体

保护与帮助方法传授:有保护、懂保护、会保护、能保护:有、懂、会、能:

四位一体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备技能:备课、上课、说课、看课、评课

Thank you!

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03843 18710031521

邮箱:zkysm2004@

Q Q:1652168961

完整版课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