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维目标落地误区,90%的老师都踩坑了
一、知识目标:别让”死记硬背”毁了核心素养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常见教师将”能认读单词”简单等同于达成知识目标。新课标要求的是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比如教学颜色词汇时,通过”帮彩虹找颜色”的绘本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习得red/yellow/blue等词汇,远比机械抄写有效。
二、能力目标:走出”表演式”课堂的陷阱
很多老师把”学生能跟读课文”当作能力目标达成的标志。真正的能力培养应像深圳某校的实践:设计”班级小导游”活动,让学生用This is…/We can see…等句型介绍校园,既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又培养沟通自信。要警惕那些看似热闹却无实质输出的课堂活动。
三、情感目标:别让德育变成贴标签
教学反思中发现,教师常满足于课堂喊口号”我们要爱护动物”。更有效的做法是在教动物词汇时,插入流浪动物救助视频,引发学生自发讨论”How can we help them?”。北京朝阳区某校通过制作”动物保护承诺卡”,将情感目标自然融入语言实践中。
四、三维融合的典型课例剖析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At the zoo》为例,优秀教师会这样设计:
三个维度在”设计理想动物园”的单元任务中得到有机统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