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比赛一等奖的3个秘诀,90%的老师都不知道

一、精准把握教材与学情分析

说课的核心在于为什么教和怎么教,而这两点都离不开对教材和学生的深度剖析。一等奖选手的共性在于:

  • 教材解读:不仅梳理知识点,更挖掘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比如语文课会关联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课强调模型思想。
  • 学情画像:用具体数据说话,例如班上60%学生能背诵古诗,但仅20%理解意象作用,直接指向教学重难点。
  • 二、教学设计要有记忆点

    评委每天听几十节课,平庸的设计很快会被遗忘。脱颖而出的关键:

  • 情境创设:如英语课用外星人参观学校任务链,自然贯穿单词、句型练习;
  • 互动设计:避免泛泛而谈小组讨论,明确分工如记录员、发言人、时间管理员,体现课堂掌控力。
  • 三、说课语言的艺术性

    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决定成败:

  • 节奏感:理论阐述(如新课标要求)用短句+停顿,案例描述可适当口语化;
  • 视觉化语言:不说注重启发式教学,而说当学生回答春天是绿色的时,我会追问你能在诗中找到证据吗?。
  • 四、细节决定名次差距

    许多老师输在不起眼的环节:

  • 板书预览:说课时用虚拟手势模拟板书布局,评委能瞬间想象课堂实景;
  • 时间误差:超时直接扣分,一等奖选手通常将8分钟说课拆解为:教材分析(1.5分钟)+教学过程(5分钟)+特色说明(1.5分钟)。
  • 五、真实案例的巧妙植入

    生硬的理论堆砌不如一个教学片段:

  • 数学课说认识分数时,插入课堂实录:有学生把1/2写成1下2,我抓住这个生成性问题,用分苹果动画演示写法来源;
  • 避免使用效果很好等模糊表述,改为课后检测正确率从45%提升至82%。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