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球类运动是一种技术、战术结构复杂,需要根据活动环境变化进行精准判断且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篮球项目因具有集体性,同场对抗,身体直接接触以及以球的投射命中计分来区分胜负,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将单元分解化,通过一步一步地技能传授后,再进行整体的教学,形式“分解—整体”的效果。例如篮球运传接球技术,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先教会学生运球技术,再教会学生传接球技术,更有胜者,将传接球技术还分隔开来,先教传球技术、再教接球技术,最后进行运传接球的整体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动作的整体性结构,花下去的教学时间很多,但学生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的连贯性永远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常常会出现学生喜欢打篮球却不喜欢上篮球课;上过篮球课却不会上场打比赛的现象。

“娱人致趣”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性命题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娱人”是指该项运动的主要功能是使人娱乐;“致趣”是让运动者产生兴趣的原因。篮球项目本身就具备使人娱乐的功能,以争抢球权为首要任务,投球入篮为最终目的,以实现得分取胜。因此,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找到以下三种娱人致趣之法:

一、技术融合法

所谓技术融合法是指将技术融合在教学内容中。可以以单一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也可以用组合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主要用于“学会”阶段。当然,当单一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时,内容要有变化、有层次、有梯度,这样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时,例如投篮,将其设置成挑战性任务,假设以“出手快”为目标,教师可提出“规定时间内比出手次数”的任务性学练要求;假设以“投球准”为目标,教师可提出“10次传准练习要求能够成功5次以上”的任务性学练要求。通过精准的任务性学练要求提高学生的致趣点。

组合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时,例如运球+投篮,虽然以组合的形式呈现,但通过投篮距离由近到远的变化或投篮高度由低到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挑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致趣点。

二、方法渗透法

所谓方法渗透法是指将练习的方法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可以是比赛的方法,也可以是游戏的方法,主要用于“会学”阶段。通过简单的身体对抗比赛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篮球运动概念,或是通过一些身体对抗游戏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在这些简单的身体对抗比赛或游戏中又有每课时主要的内容主线存在,让每课时都有阶段性教学任务的教学时间。

在球类教学中,应从水平一的学生就要培养战术意识,通过有目的性的、有方法的整体练习,让学生认清“我—球”的关系,更要清楚“我—球—对方(同伴)”的关系,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果断地做出判断。通过长期的训练或练习,学生的战术意识也在无形中提高。在“会学”阶段,我们可以从易到难将方法渗透教学。首先是人数上的变化,可以“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多对多”或者“一对二”、“一对三”等;其次是形式上的变化,可以有球防守、无球防守等等。无论是游戏方法的渗透,还是比赛方法的渗透,通过人数上、5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2008年体育特长生招生方案,形式上的变化,提高篮球教学的致趣点。

三、实战强化法

所谓实战强化法是指将接近实战的战术在教学内容中不断强化,可以通过半场实战进行强化,也可以通过全场实战进行强化。篮球进攻战术中有传切配合、长传快攻、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等;防守战术中有“关门”配合、防守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等。通过一种战术以实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比赛中,这种“主题式”教学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更能让学生找到运动的乐趣。教学中的比赛与正式球类比赛最大的不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主题式”教学比赛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或简化比赛的规则,也可以对技术动作的难度进行简化,也可以是对整体动作的数量进行限制,让学生们既能体验到比赛的乐趣,又强化了比赛的规则意识。7 沈玲:《丰收的日子》说课稿,当然,所设置的比赛都要以实战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的比赛与实战,加深学生对项目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乐于比赛的兴趣,形成在课中学、课后用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要想教学娱人致趣,就要不断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思维,以生为本,无论在教学的“学会”阶段、“会学”阶段还是“会用”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学练要求都要创新,有变化、有梯度、有层次,这样才能达到娱人致趣的效果。

相关链接:

·关于举行2015年上半年乐清市小学各学

·7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迁移性学习”的实践研

·提升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记乐清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