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笔者一个中学教师来说,学情的不同带来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下午的研讨活动也于课的流程、教师的整体掌控、细节把握、方法的目的性和合理性、是否符合项目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特征、教学味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实对于笔者来说,太多疑问和思考,需要大家来一起解答。

1、以“领会教学法”为思考点,将课倒叙实践是否效果更佳?两节水平一篮球课,主要以多种形式拍球的练习方法和运用方法为主教材,教材都是以多种形式跑的游戏运用方法。从整体格局来看两节课都是先分后整,都是以音乐进入熟悉球性环节,课的准备活动为整节课核心知识服务,但是针对性有待商榷。主教材部分无论是董老师设计的远近距离原地拍球+接向上反弹球,还是张老师设计的指定路线的跑动中抛接球,其实都是对技术、体能、运用的展开。附教材的延伸有“领会教学法”的缩影。结合篮球项目特征——竞争、对抗、合作、团队。比如张老师最后的21练习,笔者认为是课的最大亮点,符合篮球项目特征,虽然在21练习和之前主教材侧重点有所出入,但是“人——球——人”关系完美展现。以小的方面来说,一节40分钟的课能不能做到“整——分——整”?比如把张老师这节课的21练习放在最前,然后再细分练习,最后再21甚至32的练习,是不是更加可以体现出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

2.以某一个或多个练习解决某一特定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渐渐模糊,方法的制定,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练,更明确的取向于学会某一项运动。关于水平一“人——球——人”的关系的出现、比赛的出现是否合理性这个问题,我们工作室之前在群里也有进行过讨论,最终似乎也没有一概的定论。结合这次活动,我们在学习“人——球——人”关系时不能只想着篮球的最终形态——正式比赛。比如董老师课中“捕鱼”游戏,初看游戏,是对体能的一个发展,让学生运球全场跑动。但是为何不能理解为篮球攻守转换中,球员前后场快攻和快速回防的延伸呢,虽然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运球的基础还达不到快速启动,导致抱球跑的现象,但是游戏过程中学生得到快乐,兴趣得到发展。张老师课中最后一个练习,21 对抗赛,是对“人——球——人”关系的一个直观表现。两人传球,一人抢球。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会如何才能更好的断球,或者如何才能更好传球防止被断球。“领会教学法”创始人霍普说过:学生开始喜欢这项运动之时,就是开始教那些技术动作之际。当学生在对抗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时,也就意味着发现了“运球”“传接球”“投篮”在这一运动中的价值,也只有在这时,对这些技术动作进行教学的必要性才能够为学生理解,他们在这时才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技术,才能够产生学习它们的。我们都能理解这些话的含义,也确实当我们发现不足,会更有动力的去弥补。我们教师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练习方法,尽量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首先无论是什么运动都有自身的魅力,可以肯定的是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喜欢同一种运动,那么就会产生个体差异。简单的说在领会教学法中,按照霍普所说,我们如何去定义学生觉得自己的运动技能不足,或者学生接触过后依然对运动不敢兴趣怎么办,难道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就不继续往下延续了吗?南湖之春活动,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老师任书堂提到,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三化”改革——小学兴趣化、中学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像这样刻意的定性利和弊又在哪?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去摸索.

最后还要带来一些疑问,需要工作室兄弟姐们一起研讨1就某一节课是不是要做到“面面俱到”或者说做得到吗?就比如一节篮球运球课,是不是要做到篮球什么技术都要点?2方法的有效度体现,到底提高哪一方面,模糊的技术教学有助于将来的技术化教学吗?

相关链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